logo

咨询热线

13613410649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西自考网>历年真题 > 法学类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1年4月山西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题和答案(二)

时间:2021-02-26 13:53:53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第1题律学
 
【正确答案】原是经学的一个分支,汉儒根据儒家经书中的经义来研究、解释法律,形成律学,是正统儒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三国时期,律学继续发展,曹魏律学开始有了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倾向。晋代是律学鼎盛时代。张斐《律表》和杜预《律本》作为注释晋律的专门著作的出现,表明律学已成为依据经义原则研究具体法律问题的独立学科,大大推进了对于法典体例、刑法原则、刑名诠释等古代法律理论研究的发展。
 
第2题法家
 
【正确答案】战国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主张“变法”和“以法治国”的学派。从汉代开始,学术界便把战国时期主张“变法”、“建立法制”、“以法治国”、“一断于法”的人士统称为法家。一般把战国初期和中期的法家称为前期法家,主要代表有李悝、慎到、申不害、商鞅等,他们强调“变法”;把战国后期的法家称为后期法家,主要代表有齐国法家、韩非和李斯,他们注重“定法”。法家思想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3题离讼
 
【正确答案】子产审理案件的方法之一。分别审理争执后的双方,不使之互相串供的诉讼原则,然后颠倒其辞以告知对方,由此获得真情。
 
第4题学校议政
 
【正确答案】黄宗羲为了保证民主与平等而提出的一种设想,他认为,学校不仅仅是“养土”(培养官吏)的场所,同时也应成为“治天下之具”即反映民意,决定政策,监督行政的机关。黄宗羲所描绘的“学校”,实际上已具有资产阶级议会的某些职能,因而可以说是近代议会政治的雏形。
 
第5题“明德慎罚”
 
【正确答案】周公等西周统治者在吸取殷商因“重刑辟”灭亡的教训后提出的法律思想。所以“明德”,是指要加强自我克制,实行德治的意思;而“慎罚”是指要谨慎用刑,反对滥杀无辜。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第1题简述梁启超的三权分立学说。
 
【正确答案】梁启超认为,中国要“救亡”、“自强”,实行变法,必须从改革中国社会本身入手,即改革中国政治、法律、文化教育制度以至国家的政体。(1)变法“必先变人”。(2)变法“必兴民权”。(3)变法必须变专制政体为立宪政体。梁启超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多君为政”演进到“一君为政”,再演进到“民为政”,但在当时的中国由于万民未醒,还不能实行“民为政”,只能实行“一君之政”。为此,他对孟德斯鸠的“政体说”推崇备至,并依照英国提出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的方案:第一,设立民选会议;第二,制定宪法;第三,实行“三权分立”。梁启超借用西方资产阶级倡导的“三权分立”原则,结合我国情况,创造了他自己的三权分立说,即由国会行使立法权,由国务大臣行使行政权,由独立审判厅行使司法权。并且他把统一“三权”的统治权称为“体”,这是不可分的;由国会、国务大臣、审判厅分别行使“三权”称为“用”,这是可分的,即所谓“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这就是说,君主立宪与君主专制的“体”是完全相同的,君主享有最高的权力,所不同的是“用”,即在三权的使用上,立宪政体对君主有某些限制罢了。
 
第2题简述白居易的司法原则。
 
【正确答案】(1)“理大罪,赦小过”。白居易极力主张法网宽疏有别,对于藩镇、长吏的大罪决不放过,而对于小吏的小过小错舍而不问。只有这样,人民才有悦服之心,才能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统一性。(2)消除犯罪、止狱措刑。白居易认为只有衣食丰裕,而后礼教才能奏效;礼行教立,而后刑罚才能搁置不用。一个朝代刑罚的繁省,取决于犯罪的多少,犯罪的多少,又取决于人民生活的贫富,提出了犯罪是由于贫穷引起的观点。因而只有“富其人,崇其教,开其廉耻之路,塞其冤滥之门,使人内乐其生,外畏其罪”,才能消除犯罪,止狱措刑。(3)肉刑可废不可复。白居易认为,根据考察事实、斟酌人情的原则,肉刑可废不可复,而且,复肉刑有逆人情,不得人心。(4)慎选司法官吏。白居易认为,只有选任明习律令。谨慎治狱的司法官吏,才能做到“准法科罪”,“以法从事”。司法官吏的好坏,事关政局的稳定。
 
第3题简述贾谊礼法结合的思想。
 
【正确答案】(1)贾谊特别重视礼,但也不忽视法,而是主张礼法结合。因而他提出“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的著名论断。(2)贾谊认为礼侧重于教化,使人为善,以“防患于未然”,其效果很难一时看到;而法则侧重于惩恶,使人畏惧,以惩戒于后,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3)礼和法虽然都是统治人民的工具,但作用是不同的,贾谊认为礼的作用大于法,礼有一种特殊的作用,即“绝恶于未萌”,使人民根本没有“为恶”、“作乱”的思想。因而在礼与法实践中,应用仁义教化,而后再用刑罚。这种礼法结合的思想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第1题试述先秦礼法之争与清末礼法之争的异同。
 
【正确答案】先秦礼法之争与清末礼法之争的不同之处:(1)历史时期不同。先秦礼法之争是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过程中;清末礼法之争是在封建社会解体过程中。(2)代表利益不同。先秦礼法之争是代表奴隶主贵族阶级的礼治与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法治之争;清末礼法之争是代表地主阶级的法治观的礼教派与代表资产阶级的法治观的法理派之间的冲突。(3)争论的结果不同。先秦礼法之争的焦点在于是以奴隶主贵族的传统的“礼治”还是以新兴地主阶级的“法治”来治理国家,其实质是“儒法之争”;清末礼法之争在于立法宗旨的不同,即采取旧的纲常名教还是采取西方资产阶级的法律理论作为立法宗旨的问题,要不要用国家主义取代家族主义的问题,实际上是“法法之争”。(4)争论的结果不同。先秦礼法之争的结果是法治理论取得了胜利,秦国以法家理论为指导逐步强大,统一了中国;清末礼法之争的结果是以法理派的退让和妥协而告终,新刑律中不断加入有关纲常名教的条文,沈家本也被迫辞去修律大臣的职务。两次礼法之争的内在联系:清末法理派的礼是从先秦传统的礼发展而来。因此,两次礼法之争中的礼是一脉相承的。两次礼法之争都在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先秦礼法之争导致秦王朝统一了中国;近代礼法之争导致了“中华法系”的瓦解。
 
第2题论述西周“明德慎罚”的思想。
 
【正确答案】(1)“明德慎罚”思想是周公等西周统治者在吸取殷商因“重刑辟”灭亡的教训后提出的。所谓“明德”,是指要加强自我克制,实行德治的意思。而“慎罚”是谨慎用刑,反对滥杀无辜。(2)“明德”要求统治者本身要严于律己,勤于政事,不可骄奢淫逸;要了解一点小民的疾苦,并对症下药;必须重视小民的力量,适当满足他们的要求。其实质并非是由于周公等奴隶主贵族心地仁慈,而是由于“平易近民,民必归之”,可以长久地“保享于民”,从而实现统治者自身的利益。(3)“慎罚”的主要内容是:①对罪犯进行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对待那些故意犯罪和惯犯,要从重惩处,虽然是小罪也应处以重刑。而对那些过失犯罪和偶犯则从轻处理,虽然有大罪也可减刑。②反对族株连坐,主张罪止一身,针对殷商的“罪人以族”,滥施族刑,强调“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只惩罚罪犯本人。③反对乱罚无罪,杀无辜。④刑罚适中。就是用刑“不过”,又无“不及”,刑当其罪。(4)周公的“明德慎罚”说,虽然只是适应周初政治形势的一种权宜之计和作为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手段,但在当时却是一种先进的理论,起过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它对后世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4月5日起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APP下载

APP
下载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扫描二维码
扫描
二维码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